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夏普罗忠生:全面屏手机时代的用户体验

   2017-09-25 环球网
42
核心提示:从2001年第一部智能手机面市开始,长达16年的发展演变中,功能拓展、硬件迭代、外观升级一直是大方向,但真

从2001年第一部“智能手机”面市开始,长达16年的发展演变中,功能拓展、硬件迭代、外观升级一直是大方向,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的出现,却要归功于手机厂商对用户体验的研究。

乔布斯不是第一位提出手机用户体验的人,却是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的首要推动者。作为夏普手机全球CEO、手机行业从业者中的一员,我经历过技术研发、市场推广、战略管理等一系列过程,深知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因此对乔布斯有着发自内心的尊重,尤其是在用户体验上“化繁为简”的理念。

经常有朋友和我讨论什么是用户体验,什么是好的用户体验。在我看来,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的,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心理感受。很多人尝试着将用户体验上升到方法论的角度,这显然是不科学的,甚至可以说是对用户体验的一种误解。我还是非常尊重苹果的设计理念,不做噱头,不做伪产品,用户体验也是对用户的一种责任感。 更重要的是,用户体验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与时俱进的。

  被重新定义的硬件设计

早在2013年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在5G时代到来之前,智能手机将出现两大技术变革,其一是全面屏技术,再者就是3D摄像头。显然在我们不遗余力的推动下,全面屏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几乎所有的主流手机厂商都在谈未来的全面屏产品。相应地,在全面屏手机这个全新的时代,用户体验必将被重新定义。

进入全面屏时代后,智能手机的用户体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硬件的用户体验、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和应用程序的用户体验,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观点。

硬件上的改变是最直观的。在传统手机上,屏占比一般在80%左右,而全面屏手机的屏占比要比这高很多,最理想的产品进化型态甚至可以接近100%,对视觉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将引发硬件设计上的革新,以往的一些理论和解决方案都将被推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多大屏幕的手机有着最优的握持感?犹记得在2010年前后,很多手机厂商都在开发超大屏幕手机时,极力推崇人体工程学概念的乔布斯说过一句话“握不住的手机,为何要买它?”当然,苹果自己在后来也否决了所有功能只需轻动拇指就能完成的“单手理论”,iPhone 6的手机尺寸做到了4.7吋,iPhone 6 Plus更是做到了5.5吋。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手机的背面弧度更加人性化,使得人手能够握持的尺寸变得更大。此外,不同于乔布斯时代的是,智能手机在娱乐、游戏、办公等方面的需求逐渐增大,为了满足这些需求追求更大的屏幕,不惜舍弃单手操控,选择用双手操作。

手机屏幕的大小,归因于“感官体验”与“触控效果”之间的冲突和权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去质疑人体工程学的正确性,况且在全面屏时代到来之后,“感官体验”和“握持感”并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矛盾。利用全面屏技术,5.5吋的手机可以拥有媲美4.9吋手机的良好握持感,同时又兼具更大的屏幕显示区域,实现握感与视觉体验的平衡。这就是全面屏的神奇之处。既保证了感官体验和触控效果,又能够遵循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理念,我相信这会是智能手机的未来趋势。

  尊重用户的认知习惯

不过,握持感不是人体工程学的全部,人体工程学不是用户体验的全部,用户体验也不是手机生产的全部。在全面屏手机上,除了人体工程学还应该遵循认知工效学。全面屏提升了视觉感官上的体验,也需要交互、UI等方面的优化,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操作系统的用户体验。

按照我的预测,在今年年底的时候,全面屏将逐渐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基于全面屏的认知工效学的研究并不是一个伪命题。简单来说,全面屏对视觉感官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也面临着用户习惯的问题。比如在交互方面,屏幕上的元素是否可以被轻松的点击,按钮是否可以轻松高效的操作。还有很多细节上的挑战,文字是否清晰可读?界面是否可以呈现足够的内容?可呈现内容的面积是否足够大?是否符合一般人的阅读和视觉搜索习惯?有大量的优化工作需要去做。

以视觉搜索习惯为例,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眼球追踪方法就在认知研究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人的眼动行为有两个基本成分:在获取信息时,眼睛停留在所加工的物体上,称之为注视;在转移加工对象时,人眼在两个注视点之间的快速跳动,称之为眼跳。眼球追踪的方法就是通过记录人眼运动的注视时间、注视位置、眼动轨迹等来了解人眼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手机上,人眼已经习惯了听筒、摄像头、各种感光元件所在的无效视觉位置,但在全面屏手机上,上面的边框很可能是不存在,需要在系统优化上去降低人眼的视觉错位,并去培养新的用户习惯。

当然,全面屏的设计还分为异形屏和非异形屏,大家所熟悉的三星S8系列就是非异形屏的设计,保留了上下两边的边框,只是把屏幕的尺寸做出了改变,这种实现方式,可以看成是对传统手机的一种改良,成本相对便宜很多,也比较容易实现。但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势必会选择异形屏的解决方案。

暂且不论对屏幕进行异形切割的难度和成本,还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应用程序对异形屏的适配。全面屏的趋势是毋庸置疑的,为了解决前置摄像头、传感器等放置问题,对屏幕进行异形切割是当前最优的解决方案。这对开放的安卓系统来说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会。一方面需要手机厂商在系统研发时针对屏幕的异形部分进行优化;另一方面也需要第三方开发者遵循一定的开发标准,保证最优秀的屏幕显示效果。

  人的感官体验是不可逆的

有人说夏普是全面屏的鼻祖,我想这绝不是无端的溢美之词,从2013年至今,夏普已经推出了29款全面屏手机,尤其8月初我们在国内发布的第29款全面屏产品——夏普美人尖AQUOS S2,是国内第一款异形全面屏手机。

“人的感官体验是不可逆的”,中国移动终端公司栾总的这句话让我记忆深刻。我们的夏普美人尖AQUOS S2全面屏产品线设计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最合适的手机尺寸和最合适的屏幕尺寸进行结合,一定要能单手操作,让握持感和视觉感受同时达到最佳值。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做了大量的研发和测试,也解决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首先,我们的硬件设计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技术创新。夏普之前设计的全面屏手机,之所以没有被广泛推广开来,很大程度上是用户体验没有做到最好,只是展示了屏幕的视觉效果,实现了三边无框设计,但在用户体验上还有所欠缺。

在最新发布的夏普美人尖AQUOS S2全面屏手机上,我们采取了更复杂、更新的异形屏(FFD)技术,克服了之前的设计缺陷,通过异形屏切割技术,在屏幕顶端切割出一个弧形槽,让手机摄像头、光线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听筒等放置在正确的位置,不但增强了视觉一体化效果,还节省了空间,把屏占比提高到87.5%。客观地说,夏普之前推出的全面屏手机以及去年发布的小米MIX,为了高屏占比的设计,将摄像头、各类传感器等放在了下面,这显然是违背用户体验和人体工程学的。而在我们的新产品上,这些问题都得到了解决,特别是听筒的回归,避免了骨传导耳机在音量小等方面造成的用户体验上的减分。

其次,握持感和视觉双重舒适的才是真正的全面屏手机,除了硬件上的颠覆,还有用户体验上的升级。为了解决边框去掉之后的视觉错位,需要在UI方面进行很多细致的改变,包括图标大小、APP应用适配等,我几乎每周都会和UI团队讨论这些事情。

值得自豪的是,我们先于行业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对字体大小、应用图标等进行了重新设计,而且我们在拍照上也是默认整个屏幕都是取景画面,这样更能释放全面屏的张力,带来更好的视觉震撼效果。我们提供了很多个性化的功能,比如屏幕底部虚拟键的可隐藏的设计,在需要的时候上划显示,不用的时候可以点击隐藏,让视觉感官更加突出。

同时,我自己也是一位手游爱好者,也会在空闲时用夏普美人尖AQUOS S2玩几局王者荣耀,因为屏幕大,而手机整体又比较轻薄,不但游戏视野开阔,双手也不会觉得累。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结合异形全面屏开发的游戏副屏,能在游戏时锁定手机按键,防止误触退出游戏;还能屏蔽消息,避免消息弹窗影响游戏进程;另外,玩家可以利用游戏副屏清理后台内存并调配更多系统资源,使游戏运行更流程。这些优化非常符合玩家的习惯,能带来更好的沉浸式游戏体验。

新事物刚出现时,总能因其新鲜性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但产品是否成熟、用户体验是否完美则关系到全面屏手机这个新事物的未来。至少从目前来看,全面屏将是下一个风口,必将引爆手机屏幕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