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战隼”的青春淬炼记

   2021-12-09 光明网
36
核心提示:  在海鹰航空公司,一群心怀理想的年轻人正在进行一项新的探索,他们就是“战隼”青年突击队,这是一支平均

在海鹰航空公司,一群心怀理想的年轻人正在进行一项新的探索,他们就是“战隼”青年突击队,这是一支平均年龄只有33岁的队伍,他们把开拓新领域无人机产品的重任扛在肩上,将一只幼小雏鹰磨练成勇往直前的战隼。

“战隼”的青春淬炼记

胸怀凌云 志勇开新领域疆土

早在2014年,当时的无人机技术研究所在战略规划时就将未来发展方向瞄准了该领域,开始和外部单位接洽,踏上追寻理想的第一步。经历漫长五年,直到2019年,项目才得到了正式批复。一群青年人很快集结,跨专业、跨部门组成了“战隼”青年突击队,撸起袖子,谋划着大干一场。

“该类别先进无人机拥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也有许多前沿技术点有待攻关。海鹰航空公司牵头的联合团队在核心技术领域有优势,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争取到了这个项目。”青年突击队队长、青年博士政隆说。

的确,这是一款新型无人机,相比于之前型号,它的构型更加复杂,控制手段也更加多样。从动力形式来看,活塞动力是临近空间长航时无人机的主要技术路线之一,作为海鹰航空公司、三院乃至集团公司第一架采用双发动力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该型号的研制将为新类别无人机的日后发展起到开疆拓土的作用。

为了保障型号的先进性,突击队做了很多开拓性的工作。“双发动力是难点也是实现目标的重点,虽然研制困难重重,还是努力对双发动力的一致性进行了验证,又探索了它的不一致性,发现了在差动控制纠偏方面的应用前景。”青年技术骨干小李说。

这群充满干劲的“天鹰人”开足了马力。在2019年底,突击队就完成了方案设计。完事开头难,进展顺利的研制工作却和新冠肺炎疫情撞了个满怀。为了保障研制周期,在李主任的带领下,突击队见缝插针、加班加点、灵活排兵布阵,合理安排了手中多个型号任务的研制计划,保证了任务顺利推进。

近日,突击队圆满完成了该型无人机的滑跑试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突击队在零下十余度的外场中完成了所有规定的滑跑试验项目,验证了低速、高速、滑偏等不同状态下的性能。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

“我们这型无人机在国内是比较先进的,毕竟国内很少有人真正把同类型的飞行器放飞到空中去做试验。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公司走在了前列。”平日谦虚内敛的孙主任难掩自豪的情绪。

心往一处想 掌握高效“密码”

在时间紧、任务重、保障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滑跑试验圆满完成了,这对突击队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阶段性胜利。在记者采访时,听筒中传来的声音让我清晰地感觉到大家难掩的欣喜。

“非常给力,虽然是小团队,但是非常高效。”试验队调度小仇为队员竖起大拇指。

高效,源自每一位队员的全身心投入。在队伍里,大多数人身兼多职,并做好彼此的“参谋”。比如,有的人是电气岗,但在小组讨论时,遇到电池方面的问题也积极出谋划策。“每个人有自己的特长,当所有把智慧无偿贡献出来,这个集体就是难以战胜的。”在小巩看来,这就是团队的“高效”密码。

团结一心且富有活力的团队,往往能激发出强大战斗力。一次做试验测试,需要在厂房外进行,当时已经到了晚上七八点钟,天马上要下雨。领导问要不要推迟,大家情绪高涨,坚持当天把试验做完。那是型号首次做相关测试,意义重大。在大家的坚持下,试验圆满完成,当所有人疲惫又欣喜地走下岗位时,已经到了夜里一点。

如果“躺平”是这一代青年的口头禅,那“战隼”的口头禅百分百是“担当”。小李看队友忙得不可开交,便主动担起额外的担子;振南6号结婚办喜事,9号就到了离家千里的试验场;很多人白天忙完手头任务,晚上又和家里讨论新工作。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他们永远激情满满,别看他们年龄小,但是真的是有担当,这是来自外场“老兵”对于他们的高度赞誉。

志存于高远 打造“拳头”产品

这个型号就像一次投资行为,大家付出艰辛的努力,是因为看好该领域的未来。

团队通过长久以来的调研分析和论证,证明了该类别无人机展现出了优良的性能,在民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无人机具有高空长航时飞行能力,高空飞行可达平流层及以上,时间上可长达到数天。随着后续产品的研制,将成为海鹰航空公司无人机产品谱系中又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战隼”的青春淬炼记

型号总体组将该类别无人机定位为“准卫星”。“我们预计,它在信息保障、通讯遥感、特种应用等领域均会有大作为,与大体量的遥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等共同构筑可靠的保障体系”。在后续应用方面,一个可喜的进展是,在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和23所强强联合,已经针对台风预报等气象探测活动开始了早期技术验证探索。

更难得的是,该型无人机的研制过程,展现出了很强的技术带动力。比如,从控制角度来看,通过该型号,公司摸索出了一套伺服弹性试验的方法,这些技术如果在型号上得到验证,对公司未来无人机技术发展将有重大借鉴意义。(永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