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以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能源利用转变

   2013-12-05 中国石油报
33
核心提示:进入冬季,雾霾频现,再次使治理大气污染和提升空气质量的话题提上日程。有环保专家指出,城市自身污染排放对当地空气的影响占了

进入冬季,雾霾频现,再次使治理大气污染和提升空气质量的话题提上日程。

有环保专家指出,城市自身污染排放对当地空气的影响占了六、七成。“呼吸”问题只是大气治理乃至整个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只有改变传统产业结构,加速推动能源利用变革,才能够从根本上保障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目前我国每年的空气污染物排放量是逐渐减少的。但是由于原始基数大,多年的高排放量造成总存量过多,而靠环境自身循环吸收有限,导致我国现在空气中污染物总量依然呈增加趋势,空气污染治理总体形势严峻。数据来源:中国环境状况公告(缺2004年数据)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后不断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以廉价的劳动力与资源,获得大量的国际市场需求,出口大幅上升,经济增长模式也相应转向出口导向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及紧接着而来的欧洲债务危机,导致中国的外部需求急剧萎缩。中国政府通过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大幅推动了中国企业的投资规模,经济增长方式也随之变为投资拉动型。目前的状况是,不但货币政策紧,财政政策也紧,加上出口不景气,导致我国经济很冷,一些企业的日子不好过。这些反映在数据上,即GDP增速走低,在过量投资导致产能过剩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此种情况下,中国的能源利用陷入一场方向截然相反的角力之中。中国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化资源,这使中国更加倾向于依赖日渐式微的传统能源。可以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地位正如沙特在石油产业中的地位一样,而中国每平方米的新能源潜力要远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其他国家。因此,这就需要中国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以新能源为核心的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发展,进而推动中国能源利用模式的大变革。

其中的关键点是,我们要转变传统的政府投资模式,把投资于单纯规模大、能效低的大项目的资金转移到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基础设施上来。新能源结合互联网形成的能源互联网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并且是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产物。在能源互联网中,发电、输电、用电的效率都可以得到提高。

由于新能源的地理分布比较分散,而且形成能源互联网后,更加利于中小微企业的分散经营。随着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深入,在能源互联网中,每个家庭、每个社区、每个企业都可以拥有自己的新能源电力设备,在满足自身需要的前提下,还可以出售电力给电网公司,在电力不足的情况,可以购买电力。

能源互联网促使竞争与合作并存。在竞争与合作中,企业的活力增强了,应变能力提高了。市场经济模式也不再是单纯追求利润的自利型的竞争关系,而是逐步向竞争与合作融合的方向发展。我们现在生存的是一个生态环境危机全球化的背景:一地污染,全球受灾。因此,各国企业也开始合作应对全球生态环境危机。

这一切导致了传统产业结构出现巨大变革——产业结构扁平化。消费者购买行为和购买体验的丰富使消费者需求偏好成为一个动态的变量。经济由供给方规模经济向需求方规模经济转变,买方市场正在形成,消费者的主导地位日益突出。企业将调动一切能够引致需求的技巧,致力于探索利基市场,从事差异化、多样性的小批量生产,从产品种类的“长尾”中挖掘新的市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政府致力于推动制造业复兴计划。2010年,《美国制造业振兴法案》正式生效,其最终目的在于促使美国经济赢得后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制高点,引领第三次产业革命。全球分工体系的确立、产业的升级具有不可逆性,美国制造业的复兴,并不是简单恢复与重建传统制造业,返回劳动密集型和资源要素性的增长模式,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推动产业升级,新兴产业成为“再工业化”的主攻方向,以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不仅面临着发达国家“再造”制造业的巨大影响,还面临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与日俱增的挑战。2012年上半年,墨西哥占世界头号进口国美国制成品进口额的14.2%,而2005年,这一数字仅为11%。令人意外的是,多年来在美国进口市场赢得大量份额的中国,却开始失去优势。石油价格的上涨使得产品从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成本越来越高,这就让墨西哥的优势彻底体现出来。

中国制造业在面对这么多挑战的背景下,急需向以新能源和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第三次产业革命升级过渡,变革中国的能源利用模式。这样才能促进中国的产业发展与能源利用实现良性互动,摆脱制造业高能耗、高污染的窘境,真正在“天蓝、地绿、水净”的环境下实现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大连达沃斯论坛上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第二季”。(作者:郭兆晖,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师、中国人民大学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研究所主任助理)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