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油气行业铆劲推进增储上产

   2022-08-30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
40
核心提示:日前,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的2022年上半年油气形势分析会议指出,在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油气价格高位震荡

日前,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的2022年上半年油气形势分析会议指出,在国际能源供需矛盾突出、油气价格高位震荡的形势下,我国油气行业科学安排调度,保持足量稳价供应良好态势,上半年油气产量稳中有升,分别达到10289万吨、1096亿立方米,油气管道全国一张网加速形成,顶峰保供能力进一步增强。

会议强调,下半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外部影响依然复杂,油气行业特别是主要石油企业要发挥“顶梁柱”“主力军”作用,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为稳经济打头阵、作贡献。要切实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巩固油气进口基本格局;要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扎实做好管道保护工作,提高油气本质安全能力;要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多措并举增强油气供应能力;要加强油气市场分析,完善供需平衡预警机制,增强油气系统平稳运行能力;要实施积极有效投资,实现油气产业升级与拉动经济的良性互动;要坚持多能互补、多企联合,加快储气设施建设,突出做好天然气冬季保供工作。

在国际油气勘探投资普遍不足的背景下,我国油气增储上产获得持续突破实属不易。截至目前,我国原油产量已连续3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5年增产超百亿立方米。

当前,增储上产已成为油气企业的首要工作。作为稳产增产的主力军,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也重点部署了下半年勘探开发工作重点,并将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加大勘探开发力度,多措并举增强油气供应能力。

中国石油副总经理焦方正表示,要继续强化生产运行,突出抓好生产组织、冬季保供等重点工作,确保实现油气产量奋斗标。坚决稳住老区,充分发挥老油田在油气上产中的主动作用,进一步夯实上产基础。立足效益建产,构建非常规资源开发新模式。

中国石化将加快推进顺北、塔河等原油产能建设,加快川西、东胜、威荣、涪陵等气田产能建设。

中国海油也在持续推动油气增储上产,海上首口页岩油探井——涠页-1井压裂测试成功并获商业油流,标志着我国海上页岩油勘探获重大突破。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合撰文指出,油气增储上产,需要老油气田与新项目、新领域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从近年全国油气产量构成看,老油田挖潜稳产是保证国内油气产量红线的压舱石,但老油田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提高采收率技术创新和油气开采新技术规模应用是挖潜稳产的关键。

新项目、新领域是油气增储的最有效手段。非常规油气作为我国未来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是保障国家油气战略安全的现实途径。

民建中央能源和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李良指出,作为增储上产重要保障,发展非常规油气的关键是科技创新,稳步推进油气转型要把精力和重点放在技术上。要围绕技术创新,持续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中国能源报)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