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重庆双桥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优化市场环境 服务经济发展

   2019-09-04 重庆双桥经济开发区 骆志艳 朱燕
37
核心提示:今年以来,重庆双桥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机构改革后,站在新的起点上,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工作思路,努

今年以来,重庆双桥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机构改革后,站在新的起点上,准确把握形势,明确工作思路,努力开创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在服务经济发展上取得新成绩。

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准入环境

“您可以直接在网上办理企业名称申报。”8月20日,记者刚走进市场监管局一楼办事大厅,便听见工作人员向前来办理此项业务的个体工商户赵增文介绍办理流程,他也因此成为经开区第一位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的受益者。

据悉,自8月2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取消内外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需预先登记的企业名称除外),全面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登记。

申报现场,赵增文通过重庆市网上办事大厅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系统自助查询、对比、自主选定并申报企业名称,现场只花了6分钟时间,就成功申报企业名称并获得营业执照。对此,他非常感慨:“现在市场监管部门办事又快捷,又便利,对我们来说确实是非常非常有利的。”

今年以来,市场监管局充分运用“物联网+政务服务”手段,改革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程序,引导企业行驶自我决策、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权利,赋予企业选择名称更大的自主权,减少企业登记环节、提高企业登记效率,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优化营商环境,增强企业对商事制度改革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放管服'改革让企业起名方便快捷,企业名称申请人也应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可随意起名。我们也将进一步提高企业登记便利化水平,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该局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推行“网上办、马上办、随地办、辅导办”“四办”服务机制,实行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登记,创新“政银合作”注册登记方式,实行“容缺受理”,落实企业简易注销试点工作,公告时长从45天减至20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优化市场发展环境

该局通过做好企业年报公示,经营异常名录库管理,抽查“双随机一公开”以及商品质量监管等措施,加强事中事后的监管,有效的优化了市场发展环境。

做好企业年报公示工作。截止6月30日,该局企业年报率93.89%,全市排名第4;个体年报率49.22%,外资年报率为95%,农专年报率为71.88%,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做好经营异常名录库管理。企业移入异常名录库63户,其中未年报进入49户,通过登记地址无法联系进入14户,申请移除异常名录库企业7户。被标记为经营异常状态共3096户,其中因未年报的3092户。

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开展人力资源专项清理双随机抽查任务20户。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检查烟花爆竹经营户12户,寄递物流24户,对经开区内9家加油站开展涉油领域专项检查,实地走访一级监管企业18户。

开展商品质量监管。开展烟花爆竹、消防器材、成品油等重点领域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20户63批(次),经检测合格18户50批(次),不合格商品7户13批(次),立案查处7户;开展广告整治。监测网络广告35余条,农村食品广告80条次,开展烟草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检查烟草售卖点400多户,现场拆除烟草广告8幅。

强化消费维权共治,优化市场消费环境

组织开展2019年“信用让消费更放心”3.15消费权益日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深入开展“三走进”宣传活动,普及消费维权法律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引导更多的消费者勇于监督经营者,同时要依法维权、理性维权。指导农民识别假冒伪劣商品,避免陷入传销陷阱等知识。今年以来,该局严格落实“12315”24小时在岗值守制度,12315投诉举报系统及消委会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41件,挽回经济损失4.25万元,发布消费提示2条,消费投诉案例6件。

此外,该局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优化市场品牌环境。加强商标品牌培育,增强市场主体商标品牌意识,引导商标代理机构规范代理行为,提供优质服务,商标数量持续增长。据了解,现经开区有效注册商标1042件,今年新增注册商标200户,新申请注册商标60余件。完成2018年度商标奖励资料收集工作,29个商标拟获奖金58000元。2013年以来,累计兑现商标奖励 452件128万元。

加强诚信法治建设,优化市场竞争环境。

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面向机关工作人员、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普及市场监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举办专题讲座1期,开展法律法规宣传3次。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消费欺诈、虚假广告、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开展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治理专项工作,维护经开区公平竞争秩序。该局共立案6件,其中办结案件2件,上报情报信息11条。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重庆),征集公示信用信息259条,征集率66.34%,查询企业信用信息报告30份,其中不良记录22条,10份涉及评先评优,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信用约束格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围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等方面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营造良好市场竞争和消费环境,服务经开区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