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2019-09-10 科技网整理
33
核心提示: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前身为省级大冶经济开发区,2012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实力评估中被湖北省人民

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前身为省级大冶经济开发区,2012年在全省省级开发区综合实力评估中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级十强开发区(第四名)”的称号。2015年,通过资源整合,实施更名的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已形成罗桥产业园(核心区),灵成产业园(原省级灵城工业园),黄金山产业园及辐射部分城区,乡镇工业小区的发展格局。

一、交通区位: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国家发展十字型发展轴线中心区域。黄石市是国务院批准的沿江开放城市、长江经济带重要支点城市、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武九铁路线贯穿全境,沪蓉、京珠、大广、杭瑞四条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国家一类开放口岸黄石港加速融入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共享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航线资源,并设有中部地区多个候机楼,铁、陆、水、空“四位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得到完善。

二、规划建设:整合后的园区,规划总面积达到124.73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88.77平方公里。园区累计投入70亿元建设水、电、路、网、气、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园区环境怡人美丽,绿化、亮化、美化按园林城市的要求建设到位,从2012年实施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战略以来,按照“着力发展高端化城市业态,筑牢科技新城的产业之基;着力构建优美化的城市生态,凝聚生态新城的自然之美;着力培育特色化的城市文态,凝聚文明新城的文化之魂;着力构建现代化的城市形态,成就新城的人居之乐”的发展建设理念,坚持城区与园区同步建设,二产与三产协调发展,公共服务资源共享,不断满足园区发展的需求。

三、产业基础:黄石市是我国早期工业城市,矿产资源丰富,金、银、铜、铁、硅灰石储量丰富,黄石·大冶拥有3000多年的炉冶历史,华夏青铜文化发祥地,铜录山古矿遗址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汉冶萍公司,远东水泥厂是我国最早工业企业,黄石·大冶市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摇篮。2008年黄石·大冶被国家定为资源枯竭转型城市,“生态立市,产业强市”的号角吹响了园区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员令,转型为园区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园区产业规划将按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节能环保、光电子信息及现代服务业等六大产业进行定位,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型材料为主导产业、节能环保、光电子信息产业为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先导产业的“321”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升级初见成效。生命健康产业实力雄厚,“劲牌”保健酒产业稳居行业之首,成为中国第一大品牌。装备制造也发展态势强劲,产业核心竞争力突出,高端装备制造、模具产业、汽车部件加工向整车跨进,高效节能换热器武装中国辽宁号航母。销量为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东贝压缩机,主导制定了6项国家标准。铝型材产量突破100万吨,成为国内第三大生产制造基地。2012年园区装备制造产业—换热器集群,被湖北省科技厅授予“湖北省高速节能换热器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园区新型材料产业—金属材料集群,被湖北省经信委授予“湖北省金属新材料新型产业化示范基地”;生命健康产业—保健酒集群,被湖北省质监局授予“湖北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5年,国家质监总局下文,同意园区筹建“全国保健酒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

四、创新能力:黄石大冶湖高新区通过资源整合,经济总量和创新能力快速增长,园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8家、省级以上科研机构48家。三年来,园区累计授权专利829件,其中:发明专利180件,园区现有中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才18000人、外聘院士4人、博士275人、硕士1568人、“千人计划”人才2人、“百人计划”人才5人,省级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3家。园区首家企业产业研究院—“劲牌研究院”试运行。高新区创新创业综合体“铜都·众创之城”已举行开城仪式,城中创新创业培育中心,经济总部发展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将为实现经济稳步提速,科技创新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搭建新的平台。

    五、品牌形象:“十二五”期间是黄石大冶湖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和品牌建设“双轮”发展战略的实施期,5年以来将围绕质量提升和品牌创建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2012年成为湖北省首家通过验收的“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015年5月通过了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的答辩。9月国家质监总局批准园区筹建“全国保健酒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园区现有中国名牌产品3个、湖北省名牌产品14个、中国驰名商标6个、湖北省知名商标20个。

    “十三五”期间,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将借创建“国家高新区”和“全国保健酒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契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把夯实创新基础、提升创新能力和科技金融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全面推进高新技术、高新企业、高新产业的快速发展。

联系方式
地址:大冶大道   邮编:435100
Email:2638575247@qq.com   
电话:0714-8766237   
传真:0714-8766237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