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浙江嘉兴:打造技术转移人才“满天星计划”

   2025-01-14 浙江省科技厅
184
核心提示:浙江省嘉兴市坚持以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培育这个“小切口”,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满天星计划”,实现技术转移人才“高校院所全覆

浙江省嘉兴市坚持以技术转移人才队伍培育这个“小切口”,通过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满天星计划”,实现技术转移人才“高校院所全覆盖”“重大创新载体全覆盖”“科技金融机构全覆盖”,有效打破技术供给端与需求端壁垒,优化成果推介、产研合作、金融赋能等服务能力,加快打造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模式路径一:技术经理人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聚焦科技成果转化队伍规模不大、专业程度不高等问题,打造技术经理人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模式,成立技术经纪协同创新联盟,构建合作网络和资源共享机制,建立“技转之家”数字化人才库,开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不断提升技术经理人综合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懂技术、懂经济、懂运营的技术经理人队伍。创新技转人才绩效评价方法,建立服务能力积分指标体系,进一步激发从业积极性。

模式路径二:构建长三角跨区域成果转化机制。围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聚力整合汇聚跨区域创新资源,打造“一个路演中心+多个科创飞地”的载体体系,探索“孵化在外、转化在嘉”的跨域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嘉兴市牵头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路演中心联合体,集聚走廊沿线47家科研院所、投资机构等单位,推动科创要素自由流通。同时,在国内外创新资源富集地布局建设科创飞地,通过举办高端科创项目创新创业大赛、行业高峰论坛等活动,实现优质科创项目“招引一批、培育一批、移植一批”,目前已移植到嘉兴的项目超200个。

模式路径三:实施大院名校全市域“深根计划”。持续深化“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战略,以共建创新载体为“桥梁”,建立与高校院所定期交流互访、合作成效评估、干部挂职交流等机制,推动从“点上合作”向“全面合作”拓展,不断挖掘资源赋能全域创新体系建设。自2020年起,嘉兴联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实施“深根院地合作、建设创新嘉兴”行动计划,围绕县(市、区)主导产业成建制导入清华大学10余个院系资源,共建乌镇实验室等6个重大科创平台,设立创新中心提升科创服务质效,实现从“1到N”的合作跨越。

模式路径四:“投、贷、保”一体联动。以省科创母基金落地、国家级改革任务顺利揭榜、科技保险试点正式启动为契机,利用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建立科技企业精准画像,开发建立科创企业成长评价模型,精准推出具有科创属性的金融产品,深化建设“科融保”科技金融应用场景,探索建立“投、贷、保”联动机制,加快构建覆盖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嘉兴市科创企业贷款余额3163.6亿元、较年初增长17.5%,政策性科技保险共保体累计承保企业354家、提供风险保障8.7亿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