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全省首个“国字号”氢能科创平台落户武进

   2024-12-13 常州市科技局
188
核心提示:日前,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筹建,规划落户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作为我省首个“国字

日前,国家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获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复筹建,规划落户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作为我省首个“国字号”氢能科创平台,该中心的建设将填补我国氢能装备产品试验检测能力的空白。

项目选址在“两湖”创新区核心区北侧“常州氢湾”规划地块,总投资3.2亿元。中心建成后主要开展汽车用液氢气瓶、固定式真空绝热液氢压力容器等氢能装备产品标准申请,制定相应产品的检验检测要求,为氢能装备的安全可靠使用保驾护航。

“目前,全国范围内具备对氢能装备、部件及相关材料进行检测的机构非常少,且缺乏检测标准。”省氢能装备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任邵东亮介绍,亟需建设一个可以促进企业、科研院所和检验检测机构三方合作的平台,填补氢能产品试验检测能力空白。

将氢能产业作为跑赢新能源产业“下半场”的战略考量,常州在武进区布局建设“常州氢湾”。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把握风口、抢占先机,以载体平台建设为基、产业生态营造为先、重大项目集聚为要,加快将氢能产业链企业集聚到“常州氢湾”,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涵盖氢气制备和储运、电堆及核心零部件、电池系统、整车制造和加氢站建设运营等。

落地项目中,氢致能源电解海水制氢相关技术目前国际领先;天合元氢天擎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性能国内领先;国科领纤聚焦氢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碳纸,实现关键材料国产化;源氢解决国内氢质子交换膜产品和制备技术“卡脖子”问题;创氢能源自主研发的高温甲醇重整燃料电池实现从“0”到“1”的突破……为氢能产业发展奠定了初步优势。

10月底,长三角(常州)氢能创新中心已签约落地西太湖,依托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协会首任理事长欧阳明高团队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多年成果积累,建设标杆企业集聚基地、技术验证中试基地,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招引孵化平台、科技金融平台,首批6个氢能产业链项目入驻中心,支撑氢能产业孵化和产业导入的赛科新能源基金同时组建落地。

作为江苏省未来产业先行集聚发展试点(氢能),武进积极发挥“常州氢湾”集聚作用,借力重点平台,全面打造供氢、公交示范应用、绿色制氢及安全储运三大应用场景,预计到2026年,将引育氢能装备制造及气体储运等产业链企业60家以上,氢能及相关产业年产值突破50亿元,形成空间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优势产业链。


来源:常州市科技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及图片,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推广科技企业品牌和产品,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