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第五期:向阳而生,“一带一路”光伏+产业融合与发展新机遇

   2023-12-08 中国能源网
116
核心提示:近日,《可再生能源助力带路国家绿色发展》系列沙龙第二季正式开播,该系列沙龙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办
近日,《可再生能源助力带路国家绿色发展》系列沙龙第二季正式开播,该系列沙龙由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主办,由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中国能源网协办,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支持,汇集行业专家精彩的讲解和评论,关注可再生能源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低碳发展。
 
沙龙第五期邀请到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可持续投资部研究员徐生年博士与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心的陈靖博士,以及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参与讨论。此外来自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执行总干事张晓文女士与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外国专家顾问Jan Ingenhoff博士作为连线嘉宾也参与了对话。本期的主题聚焦“一带一路”光伏与农业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以及相互促进关系。
 
随着第三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圆满召开,以及中美阳光之乡声明对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推动,给带路可再生能源领域尤其是光伏和光伏+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期沙龙剖析了我国和非洲、东南亚等带路国家如何利用光伏+模式以及光伏+农业的具体实践应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实现能源转型、经济增长和环境生态保护的多重发展目标。
 
在东南亚,农业是一个关键的基础产业,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结合现代技术如光伏系统,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效率,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这种技术的融合为东南亚农业带来创新的解决方案,有望改善地区的经济和环境状况。世界资源研究所(WRI)中国可持续投资部研究员徐生年博士强调东南亚地区小规模农业光伏项目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在越南将光伏和渔业相结合的养殖项目,成功地运用光伏产生的绿色电力,降低成本,提升虾品质,获得欧美市场的认可。通过这样的尝试,越南项目不仅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来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农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范例,显示出光伏技术在传统农业中的创新应用。
 
而在非洲,农业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但面临着技术落后和资源限制的挑战。光伏技术的引入,尤其是在农业领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了新的机遇。特别是在提高妇女就业率和推动性别平等方面,光伏+农业项目展现出了巨大潜力。这种技术的融合不仅有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还能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包容。对此,来自清华大学社科学院能源转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心的陈靖博士表示认同。她指出,非洲和东南亚农业太阳能项目为提升妇女就业率提供了更多机会,这些地区的妇女可以在光伏与农业结合的技术中心接受培训,提升种植技术和能源使用效率。陈靖介绍,她所在的中心组建了绿色娘子军团队,在与地方、企业交流的时候,充分展现女性的角色和赋能。
 
连线嘉宾南南合作金融中心执行总干事张晓文女士在谈到非洲“光伏+产业”时,强调了影响力投资的重要性。她提出,中国企业正越来越关注非洲的“小而美”项目,例如农业光伏,这其中的很多项目尚未商业化,需要充分结合当地因素,如农产品价格和农户需求等。她建议把企业社会责任资金(CSR)投入这些项目,将其转化为影响力投资。张晓文认为这是实现商业化和产生良好社会影响的一个有效方式,在项目商业模式的验证过程中有可能迅速了解当地市场的收益、成本等情况,这为企业财务控制方面提供了实践和数据,并且容易取得来自当地政府和公众的支持。
 
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所外国专家顾问Jan Ingenhoff博士对于农业光伏的未来发展前景颇为看好。他强调,随着农业光伏在各国的日益增长,标准化成为了一个迫切需求。标准化的过程不仅涉及技术和操作规范,关键的一点在于确保农业产量的持续性和环境的可持续性Ingenhoff博士介绍,中国和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已在积极地制定相关标准,其中一个关键指标是确保系统对农作物产量影响不超过20%。他呼吁制定合理的规则和标准,以确保光伏技术的正确发展方向,促进产业融合,最终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杨富强总结指出,可再生能源不仅在中国得到大力的发展,而且在带路沿线也得到广泛推广。可再生能源与产业的协调发展,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保护了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对于人口众多的非洲、东南亚国家,发展农业光伏意义尤为重要。目前,农业光伏的经济收益可能低于其他的“光伏+”产业。他建议,通过地区和作物的特定策略和政策,可以提升效益,减轻农业生产成本,进一步促进农业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