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 “转出”新动能

   2021-04-21 青海省科技厅
30
核心提示:脱毒种薯种植基地。郭恒摄经济聚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12月28日获批,是

 

脱毒种薯种植基地。郭恒摄

经济聚焦

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15年12月28日获批,是第14个获批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青海的区位优势,针对牦牛、藏羊、生猪、青稞、马铃薯、油菜、蚕豆、蔬菜、饲草、冷水鱼等十大产业,开展技术研发、集成和示范,选育农作物新品种12个,推广主导品种54个,推广技术36项,青稞、马铃薯、杂交油菜和蚕豆优良品种在全省的覆盖率分别为50%、60%、100%和60%;牦牛和藏羊优质高效饲养技术类及示范推广累计1000万头(只)以上;青海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网箱养殖基地,鲑鳟鱼的产量超过了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科技创富效应进一步显现,科技成果转化的质量也不断提升。

穿起白大褂,戴上白手套,坐在实验台前,探向生物最微妙的结构,求索生命最精深的奥秘——这份神秘甚至有些神圣的工作,在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微生物实验室里,不过是每天都在开展的日常工作。

如今,国家重点实验室不仅孕育了一大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更将一项项成果运用到国计民生中,成为支撑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立足区位优势

  积极探索创新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视察时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三个最大”高屋建瓴地指出了青海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发展定位。这一背景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瞄准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恢复这一重大科学问题,既符合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也符合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

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一带一路”战略,针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恢复的迫切需求,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任务,解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环境治理提质、水资源高效利用、农牧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成功转化,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黑土滩和高寒矿区治理成效显著。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多年科技攻关,建立了草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恢复的技术体系,培育草地改良草种20余种,在三江源区示范治理黑土滩20余万亩(1亩≈0.067公顷,下同)、黑土山4.5万亩,应用于黑土滩治理工程1100多万亩,退牧还草工程4500多万亩。

青海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与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合作,研发和集成了人工驯养、仔鱼培育、人工放流及效果评价技术体系,青海湖裸鲤资源量稳步提升,2019年达到9.3万吨。

三江源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初见成效。与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合作,先后突破黄河流域4种土著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累计向黄河流域放流花斑裸鲤、黄河裸裂尻鱼、极边扁咽齿鱼等土著鱼类苗种近1400万尾。

“针对三江源生态保护和恢复的迫切需求,实验室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大任务,解决青藏高原生态保护、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等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从而提高开展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祁得林告诉记者。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转”出个“金蛋蛋”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地方创新体系效能的关键。

国家马铃薯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青海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王舰代言的“红皮洋芋”——“青薯9号”,曾引起媒体聚焦。

众所周知,我省大部分农业区地处高原,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理想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如何提高马铃薯的产量?什么品种的马铃薯适合高原气候?如何立足区位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王舰一直致力于马铃薯相关问题的研究。

“‘青薯9号’最大的特点是抗病、抗旱性突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与其他品种相比平均增产25%以上。”据王舰介绍,该成果以选育和推广高产、抗病、广适、优质马铃薯新品种为目标,2006年12月12日通过了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青薯9号”,自此,这款“红皮洋芋”开始在高原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既要用好我们的科技成果,也要和当地的自然资源结合。”王舰抓住这条主线,通过对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的科学分析,确定了“青薯9号”的种植时间和方法。“一亩地,一百天,三千元。”刚开始,王舰和他的团队专家们掰着指头给村民算账,村民将信将疑。

“去年我们合作社种了400多亩‘青薯9号’,亩产达到3500公斤。现在合作社带动农户近400人,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今年大家都等着卖个好价钱哩。”海东市乐都区马营乡姜洞村凌云洋芋良种繁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凌云告诉记者。

在致富带头人陈凌云的带领下,马营乡结合地域优势确定了以种薯品牌化为主的种植战略,种植出来的马铃薯一部分由合作社集中收购,为农户解决了销售之忧,形成了种植、收购、储藏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格局。陈凌云说:“这种红皮洋芋抗旱、抗病,还高产,淀粉含量也高,消费者喜欢。现在我们村的洋芋销往全国各地,洋芋就是我们的‘金蛋蛋’,大伙种洋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如今,“青薯9号”在青海、甘肃、宁夏、山西、云南、四川等十四个省区推广种植,累计推广5820万亩,2016-2018年,推广面积2687.25万亩,增加收益104.47亿元,从实验室到大田种植,引领了我国马铃薯育种的新方向,对促进我国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青薯9号”并不是一个个案,成百个科技成果正从实验室“走出来”,化资源优势为产业强势……

  政策集成再创新

  保驾护航促发展

让科技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经济新动力,离不开顶层设计和政策的保驾护航。

“科技成果高质量转化,有利于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推动我省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新进展。”青海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基础研究处处长瞿文蓉表示,我省目前正处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时期,将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将有助于我省拉动短板,放大优势,为经济迈上高水平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

一组政策,许下了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青海承诺。

设立人才高地。《青海省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中提出“在青海大学设人才特区,率先推进人才政策改革”,将国家重点实验室确定为青海大学人才高地试验区。

实施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在公开招聘的基础上,青海大学赋予重点实验室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实现急需人才、高端人才的随时引进。

而今,各类人才不断汇聚,使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创新科研成果产出的“高地”。

截至目前,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和参与项目共计334项,获批经费合计3.17亿元。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6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4项;主持国际大科学计划项目1项;主持其他省部级项目200余项。

同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先后组织相关专家开展了53次专家服务活动。重点开展了农牧业生产栽培技术指导,畜牧业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天然林木、灌木资源保护利用及开发技术指导、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及教育活动、生态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技术指导培训、高原地区土著鱼类资源保护、人工繁殖和放流技术指导、冷水鱼养殖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活动。(宋翠茹)

经济快评

要让科技成果促进各方多赢

在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启动以来,在各级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打造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乡村振兴样板,各项创建任务持续推进,全省域推动创建良好态势基本形成。

随着我省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扶持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在加强种植技术改良,瓜果、蔬菜品质和产量方面都有所提高,特色种植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我省大部分农业区地处高原,气候冷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理想的马铃薯种植基地。但在过去,由于当地群众沿用原始的耕作方式、品种单一老化、管理粗放,马铃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作用不明显。

通过科研工作者的不断努力,过去曾是充饥粮的马铃薯,如今承载起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种植了十年“红皮洋芋”的陈凌云,尝到了洋芋种植技术改良带来的经济效益,他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以前我们村上也种洋芋,不过一亩地最多能卖上1000元;现在就不一样了,这个‘金蛋蛋’一亩地差不多能卖上3000多元,我们的收入一下子就翻番了。”

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得靠自己。必须在核心技术上不断突破,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才能掌握产业发展主导权。

从育种到繁殖,从实验室到农田,从新品种的推广到如今“红遍”全国,“青薯9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副院长、青海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平台首席专家王舰主导培育成功的新品种,也是农业农村部在全国推广的品种之一。

“在青海做农业,是我热爱的事!农业科学必须到田间地头,研究成果好不好是老百姓和土地说了算,检验成果有效性的唯一标准就看能不能让咱老百姓增产增收。”作为“第一育种人”,王舰对于农业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有着坚定的情感。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感情,王舰的脚步三十年如一日地穿梭在实验室和田间地头。作为国内知名马铃薯专家,王舰的工作是保证马铃薯种薯质量,而今,他让马铃薯新品种走出实验室,实现了产业化。

而让科技成果真正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经济新动力,离不开顶层设计和政策的保驾护航。可以说,一项切实可用的科技成果将促进各方多赢。只有共同发力,才能让那些在“隐秘角落”的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进而走向社会的广阔天地。

为此,我们要瞄准国家重大需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相互协同,以“内生”力量打通科技创新的“任督二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要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平台载体,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立足区域优势,为区域创新积蓄持续动力,两者协同,努力打出漂亮的“组合拳”,把科技成果转化为产业优势、强势,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宋翠茹)

资讯

海东市:多维度支持科技创新发展

近年来,海东市支持鼓励科技创新,引导企业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持续提质增效。

突出组织赋能,为科技企业“搭建平台”。近年来,海东市科技部门组织推荐海东市35家企业进行省级科技型企业认定、11家企业进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组织推荐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青海省青稞固态发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青海中钛青锻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科技小巨人”企业认定。截至目前,32家企业通过省级认定、12家企业通过国家级认定。据了解,青海中钛青锻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成功认定填补了海东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的空白。

突出东西协作,促科技项目“喜迎硕果”。鼓励支持本地企业与东部优强企业、科研机构开展合作,积极采取“项目+人才+团队”方式借智引才,提升研发能力。由海东市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领衔,青海宏恩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与嘉兴学院实施并研究制定的《硒元素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的关键技术及其质量控制标准》获得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青海百能汇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依托中科院人才、技术资源,在重大科技专项“可再生能源与储能集成应用关键技术”领域,成功申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制定行业标准2项。

突出服务主题,让科技工作“落地生根”。以科技特派员、“三区”人才为抓手,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服务好农户、锤炼好本领、发挥好作用。聘请下派241名“三区”科技人才,深入乡镇村社,引良种推良技,争取各类项目无偿资助资金1331.1万元。举办科技培训班、讲座236场次,培训农牧民群众1.1万人次,培养技术骨干703人,培养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111名,发放科普资料2.3万多份,服务农户11098户,使4000余户农户增收,安置农村1500余人就业。通过“点对点”服务、“手把手”带教、“面对面”讲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为民服务活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