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范县发挥科技服务优势 促进水稻产业升级

   2007-07-25 濮阳市科技局
32
核心提示:范县发挥科技服务优势 促进水稻产业升级 范县科技局紧紧围绕全县主要支柱产业搞好服务,努力打造范县有机米

范县发挥科技服务优势  促进水稻产业升级

 

范县科技局紧紧围绕全县主要支柱产业搞好服务,努力打造范县有机米品牌,全力促进水稻产业的产业化开发。

一、发挥科技优势,探索产业升级途径

围绕水稻产业,发挥科技优势,依托范县稻麦开发研究协会,通过大量的对比试验选定了“豫粳6号”作为范县的水稻主要品种并大力推广,2006年良种覆盖率达到98%。为了大幅度提高稻米品质,提高耕地单位面积的收益,范县科技局引进开发了 “稻鸭共养+有机米开发” 这一“天然、绿色、健康” 的有机米种植模式,推动范县水稻产业升级。

二、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积极推广稻鸭共作新技术

2005年,范县科技局组织人员专程到江苏省镇江市考察了稻鸭共作项目。该项目是在稻田插秧后,稻田边围上围栏,放养小鸭昼夜在稻田吃虫、吃草、施肥、中耕浑水、刺激稻株发育,稻和鸭互惠互助、共同生长。水稻生长期间不施任何化肥、农药,从而减少了投资,提高了大米品质,增加了耕地单位面积的收益,得到了群众的认可。2006年,范县辛庄乡毛岗村的“稻鸭共作”生产的大米和鸭子,被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分别认证为“有机大米”、“有机鸭子”和“AA级绿色大米”、“AA级绿色鸭子”,填补了河南省“有机稻米”和“有机鸭”两项空白。有机稻米在市场上可卖到每市斤610元,水稻亩均增收达3000余元。今年在辛庄乡、王楼乡、龙王庄乡三个乡十个村推广稻鸭共作技术10000亩。

三、加强科技培训,搞好示范推广

加大科技培训力度,重点推广超高示范茬麦田套稻等绿色有机稻米技术和机插秧育苗技术。超高茬麦田套稻新技术是从江苏扬州引进的专利技术,不用育秧和插秧,在小麦灌浆中后期撒播稻种,麦收时留茬value="20" unitname="厘米">20厘米value="25" unitname="厘米">25厘米,中后期加强管理,可有效减化种植程序,解决秸秆禁烧、培肥地力等难题。使用该技术能提高复种指数、节约化肥、降低劳动强度,亩减少综合成本投入150元、增产value="60" unitname="公斤">60公斤。今年在陈庄乡刘桥村、杨楼村、南曹楼村推广示范面积400亩。大力开展水稻机插秧育苗技术推广,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在陈庄乡的潘庄,荣庄、辛庄乡的姜堤口村、王楼的苏庄等试验、推广该技术1000亩。

四、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壮大产业

范县科技局加大科技示范力度,依靠科技进步引领水稻产业发展。目前,全县水稻种植面积30万亩,其中绿色水稻20万亩。范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了10000亩的发展目标,得到了科技部门和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并把该项目纳入了2007年度濮阳市科技发展计划。至目前,有机米生产基地稻苗已全部插秧完毕,黑光灯也全部安装,从江苏镇江引进的鸭苗正在鸭舍里圈养,等稻苗充分返青,鸭苗适应环境后,就进入大田。全县群众利用科技发展有机米生产的热情空前高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