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石阡县省级科技特派员张锦华为村民服务结硕果

   2017-08-15 石阡县科技局
39
核心提示:张锦华,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博士,2015年在石阡县聚凤乡安乐村担任第一书记;2016年在枫香乡挂职科

张锦华,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博士,2015年在石阡县聚凤乡安乐村担任第一书记;2016年在枫香乡挂职科技副乡长、担任地古屯村第一书记;2017年作为枫捍科技副乡长、新屯村第一书记、省级科技特派员和科技服务三区人才继续在石阡工作。三年来,他以群众的工作为已任,在石阡的村村寨寨留下足迹,为石阡经济发展、脱贫攻坚贡献自己的力量。

访民情,在反复走访中找准路子。驻村三年,张锦华的车跑遍了石阡100多个村寨,每到一个村,他都尽量走进田间地头和村民一起干农活,拉家常,逐步掌握了石阡县农村发展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走访,张锦华了解到该县乡村植被覆盖率高,环境质量优;山体陡峭,立体气候明显;传统农业资源有限、自然灾害频繁;劳动力不足等特点。

1502786835112502.png

通过反复思考,他决定首先在枫香乡地古屯、新屯两个村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华蜂养殖。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截止2016年底,石阡县已发展养殖场13个,养殖中华蜂2000余群。2017年4月底,全县发展中华蜂10000群以上,年底产值可达2000万元发上。于此同时,张锦华通过对接技术和市场帮助石固乡欧家湾村和聚凤安乐村发展蔬菜基地300余亩,2016年8月份以来亩均收入5000余元,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2017年全县蔬菜5700余亩。帮助大沙坝金星农牧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红薯粉加工,2016年加工红薯粉20万斤,增收300余万元,带动70户贫困户走上产业致富的道路。2017年初在邮政电商平台上线,日销量达到4000余斤,年增收将达到上千万元。

勤探索,在反复实践中拓展思维。在帮扶过程中张锦华发现,农民最缺乏的往往不是技术,而是思维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合作社成立之初,大家对养蜂还存在疑虑,担心养殖技术不过关。于是他组织了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通过学习让大家掌握技术,增强了信心。很快合作社就募集了30万元,并购买了300群蜂,建设了一个养殖基地。

1502786861644960.png

基地虽然建起来了,但新的问题也跟着出现了。老支书谭世彪是监事长,但是直接参与管理,导致资历较浅但懂技术的小范无法正常管理养殖场,这样下去会使养殖场出现蜜蜂飞逃、死亡等重大的风险。发现这一问题后,张锦华及时召开董事会,研究讨论了管理的分工。明确养殖的负责人,制定年度目标和管理屋的具体职责。很快,合作社就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3个月的时间就由300群发展到了700多群,实现收入24万余元。

勇创新,在反复思考中探索机制。张锦华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大扶贫、抓基层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熏要举措,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并总结出了"石阡发展村集体经济的321"经验。一是要盘活"3"种资源,即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政策资源;二是要培育好"2"支队伍,即村级治理的政治队伍和发展经济的生产经营队伍;三是要建设好"1"个体系,即村级治理体系。

驻村三载,张锦华与石阡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走到哪村里人都知道有个农科院的张博士。现在的张锦华走哪儿都说自己是石阡人,走哪儿都说石阡的事。他说:"我的驻村已经有3年了,接下来,我还想继续踏踏实实地干,把石阡当作自己家乡一样做些事"。

1502786884111985.png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